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_v风楼阁信息平台_2023风楼阁全国信息聊天软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成果
做好民营经济这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2-09-29  来源:张明湘2022年9月4日梅州日报理论版  浏览次数:1229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先后培育了梅雁、宝丽华、嘉元等一批土生土长的优秀民营企业,有效破解山区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在粤东西北曾经创造了上市企业数量第一的辉煌历史,为推动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奋力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做好民营经济这篇大文章,集聚资源要素,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坚守实业初心和家国情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民营企业是我国民生之根本,国家经济之血脉,改革创新之源泉。民营企业为国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多层面为民营企业纾困减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旅居国(境)外的客家乡贤、广大优秀民营企业家要积极效仿客家骄子曾宪梓、田家炳、梁亮胜等优秀企业家,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回报桑梓,始终坚守实业初心和家国情怀,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发挥侨乡优势和自身优势,在壮大实体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民生就业等方面积极履行责任,助推家乡振兴发展。目前,梅州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生态功能越发彰显,各类政策效应叠加,成为广大爱国爱乡企业家的投资热土。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舒心地在梅投资兴业,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敢出新招,善出实招,在巩固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实现稳增长、促发展目标。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影响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同样遭遇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结合、双促进,政府部门要出台更多的产业扶持政策,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瞄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孵化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发展的“榕树效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发展思维,大力扶持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和电商平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生活性服务业。坚持用户思维和产出思维,在更多“打粮食”项目上下功夫,增加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错位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革新,推动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和机电制造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落实国家“双碳”政策要求,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淘汰落后产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跳出梅州看梅州”,坚决摒弃狭隘保守思想和短视行为,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既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也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健全和完善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保障功能,依托“一带一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营造“崇商重企”社会氛围和“兴商旺企”发展环境。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利用数字政务平台,推进网上政务服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多办事。积极营造普惠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纾困惠企方面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兑现承诺,避免光打雷不下雨,只开“空头支票”。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消除隐性壁垒,提供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各种不当获利行为和侵犯违法行为,为企业修筑好“防火墙”,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规范市场行为,构建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厚植市场主体发展沃土。唯有如此,民营经济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梅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