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的目标要求。我市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奋力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必须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加强地区和部门协调联动,狠抓梅江—韩江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确保江河安澜、秀水长清。健全自然资源管控制度,深化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落地落实,建立环保工作进展情况月通报、年度考核制度,实施闭环管理,提升督察督办工作效能,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坚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大力引进培育市场短缺的高端人才,主动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建立市场、技术、资金、人才全方位对接机制,积极开展产学研等方面的密切协作,赋能梅州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同时瞄准成长性好、市场需求旺盛、梅州自然资源可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有序推进稀土开采和精深加工,积极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实现工业强市、实业兴市。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锚定目标,精准施策,坚持美丽梅州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坚持不懈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下大力气治理矿山开采污染等历史遗留问题、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等问题,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积极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减污降碳、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以碳汇为重点的绿色金融,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以绿色、环保、低碳、低能耗为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建生态文明。